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3篇
系统科学   6篇
丛书文集   7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48篇
综合类   26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0 毫秒
11.
葛根素对脑缺血大鼠纹状体透析液中单胺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大鼠中动脉阻塞诱导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将微透析与HPLC结合,建立精确实时检测脑缺血大鼠纹状体中神经递质的方法,探讨了葛根素对该脑区单胺类递质的影响。实验证实葛根素能够改善大鼠由于脑缺血造成的单胺类神经递质释放的紊乱。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经脑室途径联合应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生成素(Angiopoietin-1,Ang-1),治疗大鼠急性脑梗塞的效果,并探讨治疗的机制。采用脑立体定向输注的方法,将rAAV1-VEGF治疗载体或者rAAV1-VEGF和rAAV1-Ang-1的混合治疗载体,通过侧脑室转染途径对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缺血再灌注模型进行基因治疗。观测VEGF和Ang-1蛋白表达、血脑屏障通透性、脑微血管密度等指标,并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行为评分等。结果显示,联合应用VEGF和Ang-1治疗急性脑梗塞可降低血脑屏障通透性,减轻脑水肿。增加缺血灶周围脑区的微血管密度,改善大鼠的神经功能。由此得出结论:联合应用VEGF和Ang-1基因治疗大鼠急性脑缺血。可保护脑细胞,促进新生血管生成,减轻脑水肿。改善大鼠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3.
引用一种“信息传输”理论来研究不同生理状态时的脑电时间序列,比较了正常人和在急性缺氧条件下、睡眠条件下及局灶性癫痫病患者的大脑皮层信息传输,发现在各种情况下的大脑皮层信息传输有非常特殊的现象:在急性缺氧时,人的大脑皮层信息传输量各导联均较正常人高;当深睡时,各导联的信息传输量均较正常人低;局灶性癫痫病人痫性导联与其他导联间的皮层信息传输量有明显增加,而非痫性导联信息传输量 对降低,用脑皮层信息传输量来分析在不同生理状态下的脑电信号是一个极有潜力的方法,可能为研究和理解大脑的活动机理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15.
阐明了利用激光干涉度量术测定眼底脉胳膜血流图的原理和数据判读方法,并且以实例说明脉胳膜血流图对于多发性大动脉炎的诊断价值和在预报缺血性脑血管病方面的潜在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动态数学神经网络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1]的基础上建立了广义数学神经元,并引入动态机制,形成动态数学神经网络,由网络当前状态决定网络结点数.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前向神经网络隐层结点数无法确定的难题,并成功地将其运用于解决用多项式逼近连续函数的魏尔斯特拉斯定理,并建立了龙贝格求定积分的动态数学神经网络模型.  相似文献   
17.
一种神经元网络控制器及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给了了一种自适应神经元的控制方法,设计了神经元网络作为控制器的智能控制系统,给出了学习规则,在交流伺服系统中的仿真结果表明了此方法的有效性及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脑缺血损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一种致死致残的常见病、多发病. 近年来,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越来越深入. 大量的实验研究表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对脑损害的机制是非常复杂的,在缺血性损伤过程中除缺氧和能量代谢衰竭外,由缺血诱导的一系列瀑布样效应是导致缺血性神经元死亡的重要机制. 同时脑缺血损伤的研究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诸如血糖浓度、脑温、脑血流量、血压、鼠种以及大鼠的性别等. 本文就脑缺血损伤的相关病理生理机制、影响因素及治疗等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以期对缺血后神经元的死亡机制作进一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大鼠的分组对照实验,研究了五味子多糖和游泳运动对疲劳大鼠大脑皮层自由基代谢的影响.实验表明,适宜的游泳运动和五味子多糖可以防止力竭大鼠大脑皮层缺血缺氧所导致的脂质过氧化,清除自由基危害,延缓大鼠中枢神经疲劳的出现.  相似文献   
20.
为了对不同神经元进行区分,采用L-Measure软件对神经元的几何形态进行特征提取,通过主成分分析对提取的特征降维进行处理.采用概率神经网络、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和模糊分类器组成的分类器“投票”,对锥体神经元、普肯野神经元、运动神经元、感觉神经元、双级神经元、三级神经元和多级神经元7种神经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